|
|
套 號: |
特種585 |
發行日期: |
民國102年03月05日 |
全張枚數: |
20(4×5) |
用 紙: |
燐光郵票紙 |
繪圖者:
|
柯鴻圖 |
小全張張幅: |
(公釐) |
小全張票幅: |
(公釐) |
|
承 印 者:
|
中華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|
票 幅: |
30 × 40 (公釐) |
刷 色: |
彩色 |
印 法: |
平版 |
齒 度: |
12 1/2 |
小全張齒度: |
|
|
|
>
相關圖片:(郵票圖如果可以點入,可顯示大全張圖) |
特585.1 |
特585.2 |
 |
 |
860,000枚 |
820,000枚 |
特585.3 |
特585.4 |
 |
 |
820,000枚 |
820,000枚 |
預銷首日戳套票封 |
 |
|
>
說明: |
近年來,由於全球人口成長及氣候變遷,人類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。為喚起大眾愛惜糧食,中華郵政公司特以稻、小米、玉米、小麥4種禾本科植物為題材發行郵票1組4枚。郵票圖案簡介如下:
一、稻(面值5元):1年生草本植物。葉細長,具平行脈,覆有細毛;
圓錐花序;果實成熟時呈金黃色,種子為乳白色。性喜溫暖多雨的氣候。臺灣主要栽培區域在彰化縣、雲林縣與嘉義縣,為國人主要糧食作物。
二、小米(面值7元):1年生草本植物。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,先端尖長,基部近圓形;穗狀圓錐花序;果實為卵形或圓球形。適宜種植於氣候溫暖、雨量適中的低海拔處。臺灣主要栽培區域在東部地區,為原住民部落常見的糧食作物。
三、玉米(面值10元):1年生草本植物。雌雄同株,異花授粉,雄花生於莖頂,雌花生於莖腋;果實為黃色或白色。適合種植於氣溫較高、日照較少的農田或坡地。臺灣主要栽培區域在竹苗地區及嘉南平原,除供食用,亦為重要飼料作物。
四、小麥(面值25元):1年生春小麥或越年生冬小麥。葉片長線形;穗狀花序直立;果實為橢圓形或卵圓形。臺灣主要栽培區域在臺中市潭子區、大雅區、西屯區及彰化縣秀水鄉、福興鄉一帶。常用於製作各式麵粉製品,亦為釀酒、醬油、醋之原料。
|
附帶發行: |
(1)首 日 封(小型) | 每個新臺幣2元 |
(2)貼 票 卡 | 每張新臺幣5元 |
(3)護 票 卡 | 每張新臺幣5元 |
(4)活頁集郵卡(連護卡套) | 每張新臺幣8元 |
以上均自民國102年3月1日起開始發售。 |
|
(5)預銷首日戳低值封 | 每個新臺幣7元 |
(6)預銷首日戳套票封 | 每個新臺幣49元 |
以上均自民國102年3月5日起開始發售。 |
|
|
>
附註: |
|
|